早早挺進上海自貿區的國內券商,正在拓展一項新生意:融資租賃。
最新加入的,是國泰君安。2014年底,國泰君安融資租賃(上海)有限公司正式掛牌營業。這是一家中外合資融資租賃公司,由國泰君安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控股,卓杰亞太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,注冊資本1.8億元人民幣。在國泰君安之前,海通證券、光大證券都已經在上海自貿區,吹響進軍融資租賃業號角。
談及介入融資租賃的初衷,國泰君安投資管理公司總裁、國泰君安融資租賃公司董事長李忠華的表述是:利用融資租賃業務構建金融服務產業鏈,能提升對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能力,將股權投資、債權投資有機結合,使服務更為全面。
券商搞融資租賃的思路
有業內人士分析,和券商的融資融券、股權質押等業務相比,融資租賃一樣耗費資金,收益率卻不一定很高。
已經投身其中的券商打的算盤則是,通過上海自貿區進行海外融資,有助于降低資金成本。而且,券商還可以整合本身金融資源,用資產證券化解決資金問題。
李忠華即認為,融資租賃公司可以借助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優勢,及上海自貿區境內外融資的便利,給不同企業提供針對性的服務。
比如,針對初創型企業,通過租投結合,可以降低企業融資門檻;對成長期企業,在已開展租賃業務的基礎上,融資租賃公司可提供并購重組、財務顧問等服務;對于大型優質客戶,則利用租債聯動、保理協同,幫助企業整合產業鏈資金流、盤活存量資產、優化稅負和資產負債結構等。
“希望和投資項目是聯動的。”李忠華說,“證券公司做的大多是牌照業務,邊界清晰。但客戶的需求往往靈活多元。融資租賃公司,還有典當行和保理公司,都可以起到補充作用。”
李忠華所在的國泰君安投資管理公司,2001年底從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分立出來,目前有VC/PE投資、資產管理、財務顧問、典當等數個業務平臺,融資租賃是最新一塊,之后還將設立專門的商業保理公司。
從同行的生意做起:證券公司都希望出表
眼下,國泰君安融資租賃公司正在和幾家證券公司商談,為它們做信息設備的回租。
信息設備是證券公司的主力硬件,價格不菲。證券公司把這類設備按市場價賣給出租人后,再以租賃的方式租回原來的設備,可以極大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。
“證券公司都希望(資產)出表,輕資產運作,拿這筆錢去做融資融券。”李忠華說,該公司在談的一筆設備回租業務,融資額在5億左右,這也占了國泰君安融資租賃公司目前業務量的大頭。
除了做同業的生意,國泰君安融資租賃公司還把立體停車庫和停車設備列為2015年的拳頭產品。
李忠華透露,目前已經在和幾家公司談合作,融資租賃公司作為資金提供方,與廠商需求相結合,從事舊有停車場的改造和新建停車庫。
“選擇停車庫作為租賃標的,是因為我們想做一些經營性租賃,把融資租賃的產業鏈拉長。”李忠華解釋,一方面是看好立體停車庫在大城市的發展空間,且不受宏觀經濟影響,回報率相對穩定;另一方面,立體停車庫的投資回收期在5年左右,與租賃的資金周期也比較匹配。此外,這還是資產證券化很好的標的。